对桃花源的寻觅
这片桃源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内在小孩的渴望与梦想”。
压力这个词太宽泛了,有太多种不同的压力,影响方式也因人而异,以至于“压力”一词似乎无法定义。对一个人造成压力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激励。所以压力到底是什么呢?
当自身能力和外部现实不再约束你的时候,你反而既不安心,又无法放松。
人正是在这种矛盾下,陷入了过度疲劳和倦怠中;
又在「优绩主义」的驱使下,停不下来,不断逼迫自己行动起来的。
自我完美主义者是令人羡慕的,但同时也是可悲的。说羡慕往往这类人拥有良好的人品,良好的婚姻,良好的人际,良好的外表。说可悲,就好像是一个富翁还觉得自己是穷光蛋,还乞求别人的施舍,当别人施舍的时候他才会有安全感,当没有得到的时候就好像会挨饿一样。
取悦别人的人,一定是丢了他自己——一个自我价值缺失的人,才如此需要别人的肯定来填补。但此种“解决法”就好像创可贴一样,治标不治本,当获得他人肯定的时候我们似乎感到了安全,但失去周围人肯定的时候我们又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可怜虫。所以在别人的眼中找寻自我价值只是在缘木求鱼而已。因为我们丢了我们自己,自己又无法从别人那里来获得,就算找到估计也是一个假我,而非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