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研的时候,一门政治要考五门课程。本来基础就薄弱的我,非常头疼,害怕开始。
拖到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浏览每一章节的内容。看着看着,有时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整个过程沉醉其中,甚至达到“心流”的效果。
可见最难的是开始,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好很多。
我们常常觉得很难开始某件事,为什么呢?
BBC的纪录片《人类心智》提到:在我们的脑部有几千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有缝隙。要学习新东西,神经脉冲就要跨过这些缝隙,让神经元建立链接,这个过程就好象跨过山涧一般困难。神经脉冲多跨越几次,就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后面也会越来越轻松。
这个纪录片从生理学上解释了“万事开头难”的原因,并证明了一旦开了头,后面的进度便会如惯性般进行。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毕业生,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就放弃知名银行的录取通知。而他的同学,同样是应届毕业生,勇敢地毛遂自荐,不断精进,最终获得很好的岗位。
和我一样,很多网友都替这个应届生很惋惜,觉得他在接受新的挑战之前,将难度夸大了。
还没开始,就怕自己做不好,惧怕到没有勇气去开始。
万事开头难,可事情还没发生,就被那些预想到的困难先打倒了。
有的人只是有个想法,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对事情不了解,所以根本没办法开始。
有的人太追求完美,把目标定得很高,为此一直做前期准备,可是不切入正题。时间久了,焦虑,甚至产生强烈的逃避情绪。
开头难其实难的不是事,而是难在改变认知。
2
写作班有个年龄大的学员,50多岁开始学写作,可是她的执着却令人动容。
打字慢,就先在纸上写,然后用讯飞语记转换成文字,再在电脑上修改。精力不足,用时间来弥补,从开始报班就一直跟着。对课程内容吸收慢,就反复听课程。
认识她的时候,已经是每期上稿的优秀学员,有了开挂的人生。回想自己报写作班时的犹犹豫豫,真觉得汗颜。
白岩松说“你不需要厉害才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厉害”。中年女诗人余秀华的横空出世,就是很好的例子。
余秀华自幼脑瘫,脸抽搐变形,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表情不受控制,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可是她没有放弃学习,学写字时连笔都拿不稳,一直发抖,只能用左手压着右手,她最终学会了用颤抖不那么厉害的左手写字。
高二的时候,她自觉考学无望,辍学回家,开始写分行的句子。后来,学会了用电脑打字,写的诗也越来越多。
如果她没有开始,那么再多的热爱、再敏锐的感受力都是纸上谈兵。
作为普通人,更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如果始终为“要不要开始”,“怎么开始好”而犹豫不决,那可能在不断内耗中将就一生,最终失去初心,一事无成。
3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即答力》里写道,“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什么也不做。”
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呢?
1、拒绝无意义的焦虑。
有人想夏天来临前瘦身成功,可办好健身卡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人想周末来个大扫除,结果到下周还是保持原样;
有人想好好学习,可是又在刷手机中浑浑噩噩度过一天。
其实,想做什么,立马行动就好了。
按照“三七法则”,我们担心的事情70%都不会发生。
有了想做的事情,却总是不开始,到了最后只有无尽的焦虑。
不要在过度的内耗中透支自己,想要做什么,就从此刻开始行动。
行动,是克服焦虑的唯一途径。
2、拆解目标,从完成小事开始。
开始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设个小目标。
目标多小都没关系,但一定要努力完成,并及时给自己奖励。
这样不断从小事件中积累成就感,然后再开始做下一步的计划,慢慢去挑战更难的事。
只要目标清晰,事情只要开了头,接下来便有迹可循,才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3、借力
挑战自我、迈出第一步很难,因为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有种恐惧。
当我们认知还没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借力。
加入圈子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前辈们会给予你信心和经验。
通过和同行者一起成长,能提高我们的紧迫感和自控力。
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更有前进的动力。
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开始,重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心态。想清楚了就开始,要知道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李嘉诚曾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难赚的是第一个100万,赚第一个1000万时要比赚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
对于大多数人,开始都不容易,勇敢做了之后你会发现,有开始就有收获。
如果因为追求完美而没有勇气开始,可能会损失更大。
先完成再完美,不要太在乎结果,先开始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简介:
温暖的花儿,一个爱文字的女子,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