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儿子刺伤的母亲
如果不直面自己的内心,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
所谓的努力,都是虚假的努力。所谓的问题,都是表面的问题。
只有立足于整个家庭,才是解决困境、获得新生的关键。
这些资源,包括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甚至是出了“问题”的孩子。动用这些力量,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一起规划边界、梳理规则,共同遵守。
如果,我们假装我们对孩子只有爱,我们就不会去面对自己对孩子恨的部分。那结果就是,我们会以为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因为爱。殊不知,我们对待孩子的很多行为,诸如打骂责备羞辱,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讨厌孩子而引发的,毕竟没有哪一种爱是这样表达的。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儿童自有其精神胚胎,当我们表现中有微小瑕疵时,孩子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相反,一定程度的挫折,是他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对于‘不完美’这件事,最好的适应起点,就是自己的父母。”
做父母不必事事追求完美,而是给孩子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敢于调整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步伐就可以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重要他人”,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的人,这个人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这个“重要他人”的角色,通常是由父母承担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来认识这个世界,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加上自己本身原有的天生气质,以及成长的实际经历,都会影响孩子将来面对情绪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态度。
“我唯一能向妈妈要的,就是钱了。”闭上眼睛,我陷入了无助,“我不知道除了钱,我还能向妈妈要什么。”
我既委屈,又愤怒,却也心疼——更多时候,我的妈妈就只是一个小女生,除了赚钱,她似乎不能懂更多的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