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抑郁是不幸的经历,但同时也是幸运的礼物,就好像生命中其他苦难一样
抑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也许无法经历过的人,永远只能隔空瘙痒。
一个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人,注定不能用真实的自我来与这个世界相处,因为他担心被抛弃,所以他必然活在一个虚假的面具背后,最后这个表演出来的人反倒成了“他”,他自己反倒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他丢了他自己,陷入到了心魔的掌控之中。
一个人为何执念,为何幻想,为何伪装,为何逃避,为何执迷不悟,因为他内心中有伤,因为他恐惧,因为他缺乏价值,因为他不被认同,因为他真实的自己一直被嫌弃,因此他觉得自己不好,易于被抛弃,所以他只能躲在乌托邦之中,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他所不是的,一个不凡的人,这样才能逃离那个内心中被嫌弃的小孩。
懂事,或是最深的绝望我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那么只能倒回去找原因。胆怯的小孩,不安的童年,缺爱的生命,在压抑中长大,用“懂事”来求生存。我从不开口索要什么,我妈最喜欢夸我的就是“特别懂事,从来不要东西,
只是执着于症状,就会忽视产生症状的土壤——你自己。患者总是认为自己是症状的受害者,却没有醒悟到问题因人而存在,如果之前的安全感有根基,那个就不会如此轻易地被打破。他往往会埋怨某些人或事,认为这一切不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优秀、有魅力、受人欢迎,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这成了必须,则成了执念,如此的执着,只会与现实产生冲突,而缺乏包容与接纳。不过陷入其中的人依然会把执念当成理想,当成纯真的追求,但理
(本文为强迫症系列文章第二篇)生活“应该是”与“本来是”怎样的有时并不相同,但当我们过于执着于应该,而脱离了现实,那么就会造成痛苦。当然每个人都会对生活有美好的愿望与期许,这本无所谓对或错,但当一个人
每个来求治的人都是带着症状而来,迫切地希望治疗师可以帮他解决当下的症状,减轻痛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却行不通,毕竟看得到的问题犹如海上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问题往往隐藏在水面之下,如果对疾病的性质与成
心理治疗中的“希望”,当然是患者想要通过治疗师来帮自己去除症状,摆脱疾患。而“绝望”当然就是当无法成功地去除症状,或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时的内心感受。很多人因为“绝望”来做治疗,因为他无论怎样努力
做过咨询的第二天,助理收到了他一份很长的来信,我仅简单回复了一句:建议他看看我的书,并且这一切是比喻,而非打击,让他自己好好想想。不过中午,几个咨询师谈到了这件事,我被他们批评了,谈到关系还未建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