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原创精品 > 王宇专栏 > 正文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诊断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诊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22 14:35:02          ★★★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社交恐惧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也需要依据专业的诊断标准,当然最终确诊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确诊。
 

《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一、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况具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在这些情况下,这个人担心自己会做出丢脸或令人尴尬的事来,或表现出焦虑的症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患社交恐惧的人不一定会真的会做出丢人或令人尴尬的事,他们仅仅是担心自己会这么做,他们有时甚至不会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只是感到有尴尬事发生的可能,并因此感到害怕和焦虑。
二、一旦处在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会场合中,他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焦虑。患有社交恐惧的病人所害怕的东西可能在他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电话中交谈、促膝长谈、进入一个满是人的屋子、在他人能看到的地方吃饭或写字,或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对他们来做这些事真的太困难了。当然,正常状态和临床病态的焦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任何程度的社会焦虑都存在,但是正常水平的社会焦虑是相对间歇性的,人们有时有社交焦虑感觉,有时又没有。任何人都可能有特别难堪的处境,比如开始一个新的工作。然而,患社交恐惧的人会觉得他们经常碰到难堪,很少得心应手,而且难堪的时光尤其让人难以忍受。
三、   他能够认识到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社交恐惧的一个令人苦恼的后果是,你知道让你焦虑的事物并不危险,而且那些事物根本不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你明白与他人相比,你忍受的焦虑是多于的,无道理的,不必要的。但这种理解只能使事情更糟,它会使你在感到焦虑的同时变得不自信,在某种意义上说感到自己不合时宜,低人一等。
四、   他会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形之中,如不能避免,他会非常焦虑和痛苦地忍受这一切。从自我保护的意义来说,逃避恐惧倾向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与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社交恐惧感的人也想要工作、交友、和其他人一样有归属感。于是他不得不面对难堪的场合的时候,他们只能忍受痛苦。
为了强调正常的社会焦虑感和临床诊断中的专业用于“社交恐惧”之间的差异,诊断手册又添加了一些基本的评判点:社交恐惧必须影响人的生活,引起较大程度的痛苦,并且至少持续六个月。然而没有十分绝对的,明确的方法可以判断何种程度的痛苦才算病态的。因此,上述几个方面是否足够严重,符合判断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临床判断。


专业的诊断是一种概括性描述,它依然不能涵盖所有的类型。在实际情况中,社交恐惧的表现各有各的不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而为了更好的细分社交恐惧的各种亚型,这里也将用症状来划分社交恐惧的各种细分的类型。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分类
 
1、对视恐惧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会恐惧与别人对视,担心自己目光不正常或表情不自然被别人发现。有时,他也会认为自己不自然的目光也定会让别人紧张,出于“善良”,也出于得罪别人的恐惧,他更加不敢和别人目光交流。只有在“面善”的人,或很熟悉的人面前他才能感到一丝轻松。一旦他发现交往对象也出现紧张和不自然的表现,他会非常自责,认为自己也影响了别人。
“我工作后遇到了很多不顺利的事情,因为我依然好像在学校里一样争强好胜,但工作环境却是复杂的,所以我得罪了一些人。因此,我就开始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尤其是领导,担心得罪了领导影响我的发展机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容易脸红,但这点会给他人留下不成熟的印象,所以我就用努力工作来弥补脸红和社交能力上的不足。但近两年我却受到了对视恐惧的影响,我慢慢的感觉到自己的眼神不自然、比较凶,并且会影响别人,让别人也变得不自然,所以有时我就会回避目光接触,也会回避一些社交场合,因此变的更加不自信。我很担心因为这个症状,会影响我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发展。”
 
2、余光恐惧
每个人都有余光,毕竟没有余光,我们就不能及时发现危险的存在。这种原本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患者看来也成一种病态的表现,他会认为余光是不应该存在的,余光的存在会被人发现,因此而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患者会努力避免自己余光的出现,甚至有时会用手捂着脸、带着墨镜来掩饰余光。
    “我的症状是“余光”恐惧。在与人交往中,比如一起聊天、开会、吃饭、看电视等场合,我总会用“余光”看人,觉得自己的余光在影响别人,从而深深自责。这种“余光”恐惧症已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因为“余光”看人,我不愿主动与同事、朋友去聊天、交往,搞得自己很孤僻,人的激情都没了,身心感到很疲惫,生活感到很无趣。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虚伪。”
 
3、赤面恐惧
赤面恐惧症又称脸红恐惧症,是指患者在他人面前易脸红。赤面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患者这里却被解读出了很多象征意义,诸如,不成熟、幼稚、他人误会自己喜欢对方等。为了解决脸红的问题,他为此绞尽了脑汁,比如,喝点酒,这样别人就会以为脸红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有时,他很喜欢空调的冷风,这样就不会感到脸上发烫的感觉。
“初中的时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脸红的问题。一次,一个女生跟我借钱,当时我正好没有钱,而且周围还有很多同学在,所以我觉得很丢人。那次,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脸发胀、难受、感到自己脸红了……后来,脸红成了我致命的缺点。记得一次,一个女性朋友和我打招呼,我突然脸红,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因此我觉得特别难堪。因此,我一直不敢谈恋爱,害怕对方发现我的脸红,因此我尽量回避和异性的交往。其实,就算我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脸红了,都特别焦虑,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之感觉脸稍有发热,我就异常的紧张……”
 
4、表情恐惧
当一个人过于在意自己的表现与他人的评价的时候,就会“鸡蛋里挑骨头”——他会极其敏感自己的表现,这时他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可能会招致别人反感的方面。当这种敏感的神经关注到表情的时候,他就会异常地担心自己表情不对,会招致他人反感。越是如此,他就越想让自己表情自然一些,但这样的努力反倒会让他的表情更加不自然。
 
“我目前的症状是,如果别人看我,我就特别紧张,而且我也担心我的表情会被别人误会,比如,我给别人一直烟,我的脸如果动了一下,就担心别人对我有看法,认为我小气。因此,我就会细致观察别人的表情,看看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变得特别敏感,连保姆都不敢雇……
其实小时候我就非常敏感,比如上学的时候如果迟到了,我就非常害怕一走进教室,别人看着我的表情。后来我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但我都不敢见从前的老师,怕老师觉得我混得不好。毕业后,我找了一份做工程的工作,开始我做的很好,很努力,但后来却总觉得别人有意无意地在针对我、排斥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如此关注自己的表情的……”
 
5、手抖恐惧
当然,一些疾病会引发手抖的现象,如,帕金森综合征、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与酒精中毒等。但对手抖恐惧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而只是由心理因素引发。因为害怕在人多的时候会手抖,所以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预期焦虑——在还没有手抖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担心的不行。
你如果非常担心在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那么这种担忧引发的紧张,也足以让你浑身紧绷,不自然,而此时也许你的手就真的因此开始发抖了。可见,对手抖的恐惧,反倒会让一个人更容易出现手抖的现象,而手抖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了焦虑与紧张,反倒更容易加剧手抖的程度,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父母严格的管教,从小我就存在追求完美的性格。我紧张的时候会出现全身发抖的情况,而手抖的情况更是明显。一次,一个女同事说我写字很用力,于是我认为她发现了我手抖的问题,从那时开始我就关注起这个问题来,结果越想关注,反而越严重。从此我的生活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只要有人的场合,我就非常害怕自己会手抖,因此我开始想尽办法逃避可能会出现手抖的情景,比如酒桌或到银行办理业务。当我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想出了很多减轻手抖的方法——为了防止手抖,我在喝酒的时候,尽量把胳膊抬高,这样胳膊就变得有些僵直,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发抖的程度;在喝水的时候,如果能用玻璃杯,我尽量不用纸杯,因为拿纸杯,我的手更容易抖。从此,我好像落入了黑洞,以前阳光的我,现在变得好像做贼一样,生怕别人发现我的问题。”
 
6、口吃恐惧
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
我个人就存在口吃的情况,虽然学生时代也因此被他人嘲笑,但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其实,口吃充其量就是一个人的缺点而已,就好像一个人长得矮或胖,其实也不能说是一种病。只有你对此及其恐惧焦虑的时候,口吃才会影响你的生活。因此口吃不是病,病的是你对此的恐惧。因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一些人越关注,口吃的越厉害。
 
“我是一位口吃患者.口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了多的痛苦。我和熟悉的人讲话还好,但是和不是很熟,或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人,就会出现口吃。而且如果一直没有出现口吃也可以,如果出现了一次被别人发现我就会很敏感,敏感别人的态度,而且非常自责和紧张。并且对于一些词语更容易引发我的紧张,因为在说话的时候我也会尽量避开一些难发音的词,以避免口吃的频率。在生活中能发短信解决的问题我就不打电话,因为在电话中半天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是最让我尴尬的情景。因此我现在能在家里就在家里,能少和别人接触就少和别人接触。“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的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还远不止如此——凡是患者自认为会丢人的事情,会被他人看不起的方面,都会引发患者的恐惧,如,放屁、长得黑、头部及身体的抖动、走路不自然、相貌不端正、上厕撒不出尿、嘴的气味、狐臭等。
 
对症状的划分我们会发现,其实患者所纠结的“症状”,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只是会影响他的形象和别人对他的看法。而他把面子和别人看法看的太重了,因此一直无法接纳症状的存在,所以才选择了和症状的对抗。但对抗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让这个问题变的更加复杂难治。
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症状,而在于我们无法接受现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及被人否定的时候,也不能和所有人都搞好关系,并给所有人留下好印象。正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这种现实,所以才把对现实的恐惧附着与各种外在症状之上,幻想症状的解决,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及美满的人生。正是由于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才会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经历和“症状”抗争,因为此时的症状已经不再是症状这么简单,因为它已经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生活的绊脚石,所以患者才会一味地沉浸在与之对抗的纠结之中。
 

 

 

 

 

 

 

 

 

 

 

作者:王宇 文章来源:森知心理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