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是性盲
关于性的类似困扰与疑惑,你是不是也曾有过?
感到悲哀的是,即使是一些成年人也从来没有完全发展出这样的能力。但最终,每个人的行为并不会只依赖于外界施加的规则(除非是在监狱里),而是基于自我管教。相应地,自律也被个人对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的觉察及顾虑所影响。
教育家博恩·崔西曾经说过: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
二胎家庭中,那个不被看见的孩子,一生都在黑暗中挣扎,而那个迎着阳光站立的孩子,又何尝不想找个阴影躲一躲。
夫妻之间、亲子之间要hold住对方的脆弱、而不是嫌弃。如此,孩子才敢把他的愤怒、脆弱展示给你。家长才可以成为孩子的容器,孩子只有在家里越放松,越获得支持,他才越有勇气、越有能力,去应对外面残酷的世界。
让自己过得轻松快乐,是所有的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样的你使孩子敢于远走高飞,就不会成为那个担心你过不好的孩子心里的负担了。一个越爱自己、越接受自己的人,才会越爱和接受自己的爱人,同样,也会越放心地让自己的孩子自由的长大。因为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样子,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榜样。
“在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正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品读。
一句话归纳,那就是:当我们掌握越来越多所谓前卫的育儿理念时,要记得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基本道理:
我们不能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又努力帮他们规避竞争和本应当经历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