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心理常识 > 心理自助 > 正文

为何很多人都要刷存在感?

为何很多人都要刷存在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3-28 17:07:57          ★★★

人是有灵魂的存在,有灵魂上的需要,人心理上的关怀替代不了灵性上的需求。空心病的源头在于存在性焦虑,而这种生存焦虑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加尔文认为,人内心都有宗教的种子。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都能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它的存在。

 

有一则新闻:中国的青年人群中,78.4%的被调查者处于心理损耗状态,抱怨“心好累”,而其中21.7%的被调查者处于较为严重的心理损耗状态。

这不禁让人想起风靡网络的那首《感觉身体被掏空》,它以自嘲戏谑的方式,揭露了多数青年普遍存在的疲惫和空虚。然而,“被掏空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这被称为“空心病”。

空心病,心理学称之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临床医学上,它符合抑郁症的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伴随而来的有“三无”症状——无用感、无望感和无意义感。患空心病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功利化教育的苦果

然而,作为社会现象的“空心病”之所以率先在高校爆发,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来看,年轻人面对的最大的社会危机是身份认知危机,他们挣扎于“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或“我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之中。

这和空心病的根源一致。空心病的心理障碍源于价值观缺陷——即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几位同学告诉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这种价值观的缺陷,首先是因为功利化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系统在灌输着功利性的单一价值观,一切都朝着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迈进,所以才培养出那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有人都被这种价值观绑架,一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建立在一种恐吓和制造焦虑的基础上。我们的父母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亲眼见证了同辈人贫富差距的逐渐分化,他们对于生存的焦虑和对于竞争伦理的确信,也通过教育传播给我们。这种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当面对人生必然遭遇的挫折时,定然更加脆弱,更容易选择逃避,自我价值的危机也会出现。因此,高校自杀现象每年都在增加,且呈低龄化趋势。

 

刷,为了存在

单一功利的社会价值观压抑着人的灵魂,让每个深处其中的人都倍感煎熬。就像美籍犹太裔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描绘的那样,单一功利的价值观正在将我们现在的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他们逐渐变成达成目的的工具,具有同样的思想,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最为核心的是存在感。存在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经验,是人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体验到自身如同感受到与世界的连接。

在信息时代,现实环境对存在感的压制,迫使人在网络中寻找满足。如近两年流行的“刷存在感”,反映出存在感的匮乏。而最能体现人们“刷存在感”的,就是视频弹幕文化的兴起和微信朋友圈的流行。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刷弹幕来增加自己在虚拟空间的存在感。

微信朋友圈也是人们“刷存在感”最多的地方。人们透过状态的关注与被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然而,在当下的信息社会,关注是一种极度稀缺资源。朋友圈尤甚,平均每个人都有了近百好友,但在成百上千的状态中,朋友圈里的“关注”仅仅是走马观花,已丧失了关注所拥有的基本意义——心灵凝视和情感投入。朋友圈中,通过不停地发布状态和照片,来加深自我认同感和存在感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是脆弱的。

刷朋友圈的心理需求之一是“害怕错过”,简单说就是害怕会错过一些周围人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话题,从而产生焦虑和不安。朋友圈正是反映出人们这种心态,那些还没有查阅的消息,没有跟上的热点都是未知的,如果错过了,他们会认为自己陷入和别人聊天时尴尬的危险,自己也会越来越被孤立。但这种虚拟的符号化社交和朋友圈,并不能满足人们保持联系、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需求,只会让人在一遍遍刷朋友圈的茫然与不安中,感受“联系并孤单着”的无奈窘境,让人的“存在感”越刷越低。

 

存在性焦虑

前段时间,一款名为“蓝鲸”的死亡游戏,在社交网络流行起来,它已造成世界各地多名青少年自杀。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Philip的22岁俄国青年。他在被捕时称,发起该游戏的动机是以教唆自杀来“清洗”社会,把那些他认为“没有存在价值”的人从社会中清除;而游戏所瞄准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抑郁症患者。值得注意的是,空心病会产生类似抑郁症的症状,而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普遍较高。

有人说,“空心病”只是一时流行,并无大碍,不足以成为社会问题,殊不知空心病的蔓延,会带来抑郁症的危机。最近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折射出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存在性焦虑。

其实,不只是这个时代有这种表面上是“空心病”实际上是生存焦虑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中就爆发过一次有关生存意义的大讨论——“潘晓”讨论。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这封信用沉重激愤的笔触书写了人生的痛苦和创伤,质问人生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刚一发表,立刻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潘晓之问是生存意义之问,是社会改革时期人们从“大锅饭”的集体经济时代脱离,开始对自我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进行的反思。它显示出,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动,一直根植于人内心深处的“存在性焦虑”开始苏醒。

 

自助心理学的谎言

从大学到现在,我陆续学过两三年心理咨询,也在美国最大的心理咨询中心实习过3个月,获得过咨询证书。而这几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内社会逐渐开始流行的“心理自助文化”,其实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局限性。虽然心理学的很多规律对于我们了解自己具有很大价值,但对它们的过分强调,就给人以可以透过心理学途径来解决人的所有问题包括“存在性焦虑”的假象。

更重要的是,对心理自助文化的强调,恰恰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有些心理问题是你确确实实解决不了的,有些时候,你确实无法靠自己站起来。

前段时间,电影《海边的曼切斯特》获得奥斯卡奖,赢得无数人赞誉。它讲述了一个男人经历创伤后难以走出来,也无法与自己和解的寻常故事。影片中,男主角在挣扎多年后哭着说:“I can't beat it”(我真的走不出来)。很多观众看到这里,潸然泪下。

确实,世界上多得是你想象不到的困境,多得是你体会不了的痛苦。面对巨大的创伤,人是很无力的。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奥斯卡和很多心理学家的赞誉,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尊重了现实,深刻地捕捉到人内心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的软弱和无力。
美国最著名的组织匿名戒酒会(AA)成功治好了很多酗酒、药物成瘾和其他心理病症的人。和其他强调自我接纳的自助小组不同的是,它融入了基督教的理念。令人欣赏的是,它的“12步”恢复训练的第一点,就是承认自己的软弱,承认对于现在的生活无力掌控;然而,紧接着第二点,就是选择相信有一个比我们更大的力量(通常是上帝)能够帮我们恢复正常。

AA认识到,只有在上帝里面,人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本相,才不至于恐惧和焦虑。因此,它才会从1935年建立至今仍广受好评。酒精成瘾如此,抑郁症如此,空心病亦如此。

 

人是有灵魂的存在,有灵魂上的需要,人心理上的关怀替代不了灵性上的需求。空心病的源头在于存在性焦虑,而这种生存焦虑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加尔文认为,人内心都有宗教的种子。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都能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它的存在。心“空”了,说明我们需要找到真正能填满它的东西,说明之前所放进去的东西都不能让它满足。所以,只有回到上帝里面,人才能从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生存焦虑中解脱,获得平安和喜乐。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转自OC海外校园微信平台,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刘伦飞 文章来源:OC海外校园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